地处青甘交界地,坐落在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祁连县因地处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南麓而得名,是青海的“北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一个重要连接点。
一
祁连山被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因为它不仅有广袤无垠的草原、丰富的矿产资源,还在于有蜿蜒密布的浩瀚林海。龙鳞大白杨,这一珍贵的树种生长在黑河谷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有些人之所以称它为龙鳞大白杨,也许就在于它的树皮一块块排列在一起,如同龙的鳞片的缘故吧。这一树种的躯干遒劲沧桑,树影婆娑,傲然屹立,与沙漠胡杨有着迥然不同的气质和风采。
冬日的清晨,记者来到祁连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再次采访了业务办主任马少忠。这位跑遍了祁连山山沟沟的林业工作者,说起龙鳞大白杨这一树种,可谓如数家珍。
当地人俗称的龙鳞大白杨或八宝杨,学名为祁连垂枝小叶杨,这是国内仅有的树种,这一珍稀树种在北美洲加拿大魁北克尚有一部分。经过祁连县林业人员普查,境内小叶杨最大树的树龄为400年,直径大多在80厘米以上,树龄200年以上小叶杨共有194株。2012年,祁连县组织开展古树名木调查、挂牌、监测、建档工作,通过社会征集、访问、实地调查,对全县区域内的小叶杨古树名木列入保护范畴,并对所有古树、名木挂牌、编号、归档,使境内古树名木有了第一份“身份档案”,建档保护率达到100%。
未料,祁连县垂枝小叶杨资源竟然是我省仅存的小叶杨天然集中分布的珍贵资源,现有小叶杨林地面积占全省小叶杨林地的98%以上。
二
缘何,只有在祁连地区大面积保留了这一珍贵的树种呢?让我们首先从垂枝小叶杨的生活习性来分析一下。这一树种多生于山谷、河畔土壤肥沃、湿润处。在祁连县主要分布于八宝镇和扎麻什乡,尤其以黑河及其支流八宝河两岸分布较为集中,在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地带形成了垂枝小叶杨天然片林,并构成了当地森林垂直分布带谱的基带。有些林区,出现了以小叶杨为主,伴生青海云杉的模式,形成了针阔混交林的壮美景观带。
由此可见,垂枝小叶杨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祁连县境内丰富的水资源,为这一树种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先天条件。就单独拿发源于八一冰川的黑河来说,这条河流润木滋芳,两岸风光秀丽,也造就了下游河西走廊的绿洲文明,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母亲河”。
除此之外,在林业专家马少忠看来,祁连地区封闭的地理环境,反而为这一树种的成长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会遭受到外界物种的侵袭和破坏,在狭长的河道边成长,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纯种性,可以说是研究青海原生物种的活化石。
三
然而,垂枝小叶杨这一珍贵的林种资源,都已经成为了过熟林,长势衰退,几乎无天然下种能力,林地不断减少;再加上,天然次生林寿命较短,一般30年即转入衰老阶段,自然更新能力差。天然垂枝小叶杨落种出苗率低,成活率低,很难满足自然林的更新。不仅如此,人工扦插育苗虽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但寿命短、抗性差,面临断龄甚至濒临灭绝。
所谓的过熟林就是面积分布广,受人类干预少的林木,是成熟林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一难题,祁连县的林业工作者并没有退步。晁玉龙,祁连县林业站站长。
这些年,一大批工作者在上级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探索垂枝小叶杨人工播种育苗技术,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一技术能有效提高出苗率、成活率、抗病力强,并且有效克服长期无性繁殖给林木带来的提早衰弱现象。同时,通过试验探索祁连本土树种人工播种育苗条件,丰富种质资源库。熟化育苗技术,并为祁连地区绿化、造林工程及水土涵养林提供优良苗木与技术保障。
“我们从祁连县八宝河岸寻找健壮、结果的垂枝小叶杨作为采种母树,主要采集地点为扎麻什乡的黑河岸边地带以及八宝镇黄藏寺的一些区域,在林业站苗圃开展播种试验。在种子萌发期间,使用了大田日常培育、保持土壤湿润和加湿加遮阳的抚育管理。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优良品系的繁育和推广,为我省乃至周边地区林业建设提供优良种苗。将科研与推广相融,提前规划设计,确定专人负责,全面完成了林业科技推广的任务。”晁玉龙说。
路边看似普普通通的小杨树,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从当地保护这一珍稀树种的事例中不难看出,祁连人把生态保护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因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青海、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等下游地区500多万名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同时,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区段,保护这里一草一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